2025年5月20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安志杰在回答
世界卫生组织此前发布消息称,近期西非、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东欧、西南欧和西亚部分国家新冠疫情呈上升趋势。安志杰表示,确实如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近期部分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呈小幅上升趋势,但疾病的临床严重性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安志杰建议大家采取措施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当前出国旅行的比较多,请大家合理安排时间,及时、提前了解并注意目的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另外,长途旅行、长时间乘坐密闭的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等,建议佩戴口罩,特别是老年人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他说。
安志杰还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者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弱人群,建议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家人要及时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及时就诊就医。
近期新冠病毒感染情况引发外界关注。中国疾控中心5月8日发布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在3月31日至5月4日期间,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我国南方省份的新冠阳性率相对北方省份略高,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其疫情增幅已经逐渐趋于平缓。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5月19日接受广州日报新花城
“其实,从3月到5月,我国新冠病毒阳性率从6.5%上升至16.5%,在发热门诊和病毒感染人群中高居第一。”钟南山指出,这种上升趋势不仅在国内显现,在新加坡、巴西、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同样面临这种情况。总体而言,新冠已逐渐成为阶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他认为,尽管新冠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但也不用慌,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据极目新闻报道,武汉市疾控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本轮新冠疫情流行强度不大,预计近期疫情将下降。本轮疫情主要特点有:与上一轮流行间隔时间较长,上一轮流行结束于去年9月底,本轮流行开始于今年4月上旬,间隔时间6个月,距离上一轮峰值间隔近9个月;流行强度不高,今年累计报告病例数较去年下降32%,周报告病例数低于去年峰值,明显低于前年峰值;报告病例在临床分型上多为轻型,无危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
上海市疾控中心日前也发文表示,此次反弹不是突如其来的新疫情,而是常规流行节奏中的一次小高峰。有专家表示,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高峰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而与人群抗体水平有关,本轮新冠小高峰距上一波高峰已近一年,很多人针对新冠的抗体水平已经下降。上海新冠病毒活动强度呈阶段性低水平波动趋势,预测5月中下旬本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将趋于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