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在快递领域的布局,无人车的商业化进程大踏步前进。
继4月份与中通快递达成战略合作之后,新石器无人车近期又与途虎养车签署合作协议。此次新石器无人车不仅对外销售无人车解决方案,还通过途虎养车获取更全面、覆盖区域更广的售后维保服务。
除了新石器无人车,菜鸟、毫末智行、白犀牛、九识智能等诸多无人车厂商也在加速商业化布局,产能、融资以及竞争成为关键词。
新石器又来了新盟友
新石器无人车近日宣布,该公司与途虎养车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新石器无人车将通过自身的无人驾驶技术和专业化的运营体系,为途虎养车提供智能无人物流解决方案。换言之,途虎养车旗下工厂店将引入无人车和对应的运营系统,围绕汽车零件等进行无人配送。
途虎养车是一家汽车服务平台,在全国拥有7000家工厂店、2万家门店,主营轮胎、机油、汽车保养、汽车美容、车品等业务,汽车相关物品的调配和运输不可或缺。
正在兴起的无人车成为途虎养车降低城市配送成本的新选择。新石器一位高管向界面新闻表示,途虎养车在全国的2万家门店之间也会有汽配零件在城市内配送的需求,以前都是用传统的运输工具来配送,但如果能用无人车来打造一个智能化的城市配送解决方案,能大幅提升途虎养车门店之间的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除此之外,无人车目前在全国的商业化布局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几乎每个省区都有无人车在运营。据新石器无人车披露的数据,目前该公司已经在全球13个国家、近超过200个城市累计交付部署无人车4000余辆,自动驾驶里程也超过3000万公里。此时,距离新石器无人车成立只有7年,距离其首次获得路权仅过去了4年。
预计在今年,无人车市场还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新石器无人车今年的交付目标是1-2万台,相比去年有很大的增幅。新石器无人车还预计,这种增长态势还会继续,未来几年无人车年需求量可能会达到10万台、甚至是百万台。因此,无人车的售后保障服务需要优化,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
此次新石器无人车和途虎养车还有另一项合作内容,即途虎养车将为新石器提供专属售后维保服务。而在此之前,新石器虽然也与各地的车辆维修网点有合作,但是和途虎养车这样成规模成体系的全国性服务商合作,还是第一次。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为新石器无人车加速商业化布局提供了后盾。
“途虎养车在全国的网络布局,能够为我们提供更专业化和高效的服务,这对我们提升服务效率也有很大帮助,我们很看重这部分内容。”新石器无人车一位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表示,这次合作使得双方都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契合各自需求,所以合作才能顺利落地。
今年4月,新石器无人车还与中通快递签署了战略合作,推动中通无人车配送的规模化、智能化和安全化。
新石器无人车在今年2月公布的一组数据还显示,新石器无人车是顺丰、京东、中国邮政等直营快递体系在无人车领域的最大供应商,订单份额超过90%。
当然,在新石器无人车拓展大客户之际,其他无人车服务商也没有闲着,都在争抢快递领域的客户,同步拓展其他应用场景。一场鏖战蓄势待发。
商业化加速,成本已降3成
合作盟友数量不断增加,既反映了各个运输场景对无人车的需求,也说明了无人车进入到商业化阶段之后,也在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完善。而在未来,这种商业化还会通过更多城市配送的场景实现。
新石器无人车方面透露,今年以来,无人车落地的配送场景已经达到20余种,包括上述提及的汽车零件的配送、商超配送、医药配送等。此外生鲜供应、买菜、批发市场,以及县城、乡村等场景,都为无人车形成网络化提供了空间。
菜鸟方面也称,菜鸟的无人车也被用于某头部连锁零食企业的门店补货,未来基于原有5立方的无人快递车,将推出快递柜车和冷链车等功能性改款车型。
不过,截至目前,无人车在快递领域这一应用场景的渗透率最高。快递行业是让无人车迈入商业化进程的关键,其降本增效的效果以及安全性都让更多人看到无人车大范围落地的可能性。此外,无人车在快递行业的普遍使用,也推动了各地政府开放无人车在城市公开道路上行驶的路权,这同样为其他配送场景引入无人车提供了条件。
成本是商业化进程中最受关注的因素。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拓展更多无人车应用场景时,大家首先考虑的就是成本,这个“成本”包括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两个方面,所以新石器无人车也是围绕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来开展工作。
上述高管告诉界面新闻,根据过去一段时间的运营数据,对比传统的新能源车,无人车降本具有明显优势。如果就无人车应用在某一场景来看,无人车在快递运输场景中促成的降本可达到50%。同样在无人车领域布局的菜鸟则对外透露,根据业态和运营的不同,无人车运输将降低30%-50%的运输成本。
降本是持续进行的,谁能把成本极致压缩,谁才有更多制胜的可能。在这样商业化的过程中,新石器无人车既要降低无人车的生产成本,还要完善和提升无人车运营的效率。
界面新闻了解到,不同场景对无人车的需求差别很大,无人车厂商可以对应不同场景做产品调整,这就是定制化服务。随着同一应用场景下客户数量的提升,这种定制化将逐渐变成标准化。定制化的成本显然高于标准化,因此当无人车在不同应用场景逐渐实现标准化,其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以快递行业为例,无人车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也是从定制化走向了标准化,其运营成本随之降低,包括无人车的采购成本也实现了相对可观的降幅。据悉,新石器无人车迭代6次,每次在性能提升的同时,成本下降约30%。
这进一步促进快递网点加大无人车的采购量,快递行业中有网点引入了30辆无人车。如此一来,通过无人车实现的降本增效超过预期,因此他计划采购更多的无人车。
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快递行业无人车数量不断增加。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快递物流无人车规模化应用,已累计超过6000多台,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的用户交付了上亿件订单,物流无人车开始从试点示范正式向规模应用阶段迈进。
竞争白热化,谁能称王?
过去两年,无人车席卷多个配送领域,诸如新石器无人车、菜鸟、九识智能等多个品牌都在积极布局,新产品不断推出,无人车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各家公司都在拼成本、拼服务。
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余恩源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直言,从硬件配置来看,新石器无人车的成本比同行低40%至50%,而且未来到了一万台交付量之际,成本还会继续下探。
新石器无人车官网显示,目前新石器无人车X6的价格已经降低至5万元,每季度服务费7000元,该车型有6立方米的车载空间,装载能力达1000KG,续航能力达到200KM。X3系列的配置相对低一些,装载空间3立方米、装载能力500KG、续航能力100KM,其售价也更便宜,只有4万元/台。
当然,价格只是无人车是否更具市场的一个表现,更重要的还要看无人车各项硬件、软件等所构建的性能是否足够满足用户需求。同时,每个季度所支付的这笔近万元的服务费,更是无人车能否发挥效率的关键。
产品迭代也是无人车行业保持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一大表现。界面新闻了解到,菜鸟计划从6月开始陆续推出多个新的无人车型并进行AI(人工智能)算法升级,率先在L4自动驾驶中实现轻地图(较少依赖高精度地图信息)功能,实现更充分的人机交互。
无人车车型正在不断迭代,行业竞争进一步加速。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据了解,目前无人车领域多家公司正在筹划扩产事宜,包括研发团队的壮大、生产基地的扩张等。
其中新石器在江苏盐城建立了全球首座L4级无人车量产基地,专注于无人车的研发、生产和测试。按照计划,新石器无人车2025年产能将达3万辆,年内有望交付超万台无人车。
九识智能则在去年与无锡宜兴签约,计划投资3000万美元建设自动驾驶硬件研究院、测试中心和年产1万台自动驾驶设备的生产基地。一个月后,该公司披露将在自贡投资50亿元,建设L4级无人车智能制造生产基地、自动驾驶西南运营总自动驾驶研究院等,该项目未来年产量可达到10万台。毫末智行在河北保定设置星环工厂,行深智能则在安徽南陵和长沙建造了生产基地。
资金的支持无疑是这些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们竞速向前的有力支撑。有业内人士表示,基于无人车的发展前景,不论是行业的战略投资还是社会化基金,都对无人车领域的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情况的确如上述业内人士所言,今年3月,新石器无人车完成了一笔C+轮融资。如果算上C轮6亿元融资、B轮2亿元融资、A+轮2亿元融资、A轮近亿元融资,至今新石器无人车共计融资超20亿元。
而成立于2021年的九识智能,也在今年宣布完成3亿美元的B轮融资,至今融资总额约30亿元人民币。此外,毫末智行累计容积金额约18亿元。白犀牛共完成6轮融资,融资金额不详。而今年3月,顺丰领投了白犀牛B轮融资,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从目前发展阶段来看,产品研发、建立自有供应链、市场拓展、城市运营网络建设、构建生态联盟等都是资金的主要流向。
市场也的确值得这些无人车服务商们大手笔布局。九识智能援引的机构数据显示,预计2027年全球无人配送车市场规模将突破数百亿美元,其中我国无人配送车市场规模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
不过,目前无人车配送领域的排名尚未尘埃落定,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一位快递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商业化之后,无人车的性能逐渐被市场验证,哪些无人车好用哪些不好用已经有了答案,未来要看谁的产品迭代更快速更完善。